合作垂询
常见问题
我们每天在努力让建筑更美好
水性多彩漆(凹凸面)
真石漆墙面
质感漆墙面
乳胶漆墙面
弹性漆墙面
腻子
产生原因:
(1)喷涂厚度不够,质感漆遮盖不住线条漆颜色;
(2)没有涂刷底漆,其中涂刷线条漆位置与其他部位吸收不一致;
(3)底漆或线条漆部位没干透,就施工质感漆。
解决方案:
(1)一次性喷涂适量,不可堆喷造成浮浆,需薄喷多遍砂砾分布均匀;
(2)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涂刷底漆,再涂刷线条漆,最后再施工质感漆;
(3)必须等到前道涂层干后,在施工下道涂层。
Q
分格缝渗色
(1)质感漆是由纯天然石材颗粒调色制成 ,基于天然的原因,矿源改变后,其生产的基层砂的吸水性、颜色及光泽都有发生改变的可能,质感漆在生产过程中的配方就不能和前期生产的配方一样了,只能做参考,然而通过生产微调后,虽然能做到非常接近,但做在同一墙面依然会看到微弱差异,就会造成发花现象;
(2)厂家使用色浆差异及低档乳液生产质感漆,使保色性、耐水性、耐候性等性能差,经过雨淋,风吹日晒后会变白、黄变等造成发花。
(1)质感漆工程施工时,前期的工程预算很重要,根据每平方米的耗量计算好每个墙面的材料用量,尽量减少质感漆的定货批次,质感漆生产中同一个批次出来的料是不会有色差的,而批次间可能存在色差,尽量避免不同批次的材料在同一墙面上施工。
(2)使用符合要求并达到质量标准的产品施工。
批次间色差
(1)产品选择不当(例如在 石膏板上不要选择低档产品)
(2)底材非常疏松,例如使用了没有加胶水的腻子
(3)底材本身开裂
(4)涂膜一次施工太厚
(5)湿度大于90%
(6)大风
(7)温度低于5 ℃
(1)对于龟裂情况,需要将漆膜全部铲掉 ,然后用合格的腻子刮平
(2)对于局部裂纹,用弹性腻子将裂缝填掉
(3)涂装配套产品
开裂
(1)温低,干燥慢,成气温低,
(2)湿度大,成膜助剂的挥发速度过快
(3)加水太多造成乳液流失,如渗入底材等
(4)腻子疏松造成乳液渗入腻子中
(1)延长保养时间
(2)降低湿度,提高温度
(3)降低加水比例,控制在合适范围
(4)加强基层检查,保证腻子层致密
掉粉
(1)有色漆加水不一致,过多造成浮色,
(2)滚涂不均匀,厚薄不一,一次成型,有漏底,
(3)底层不平,浮雕密度大小差异过大,
(4)批次色差,无小试后混用。
(5)管架印,污染。
(1)有色漆加水要一致,深色漆不加水避免浮色,
(2)滚涂均匀,厚薄一致,需分两次施工,避免漏底,
(3)底层找平,浮雕密度大小差异基本一致不宜过大,
(4)批次产品需做小试后确认无误方可大面积使用。
(5)尽量使用吊篮施工,管架施工注意管架的卫生,避免施工期间污染涂层。
颜色发花
(1)墙面腻子或基材的碱性太强。干燥过程中水分的挥发将腻子中的碱性物质带到面漆中,使颜色褪色引起漆膜发花;
(2)土建时的防水处理差,导致雨水水分通过裂缝或未上漆基面进入墙体另一面的基底,扩散时将盐碱带出;
(3)使用了海砂或强碱性的水泥,造成混凝土基材碱性超强,引起漆膜泛碱粉化。
(1)对于已经轻微泛碱发花的墙面,可使用5%稀草酸清洗,再喷涂抗碱底漆,面漆;
(2)对于海砂等强碱条件引起的泛碱粉化情况,必须将漆膜及腻子层全部铲除,用油性底漆涂刷一道,再刮涂腻子,施工面漆。
泛碱
(1)产品选择不当(高档漆直接在腻子面上施工)
(3)底材预处理不好,有油污或灰尘
(4)墙体没干有水渗漏或地下的潮气迁移上来
(1)如果是潮气导致剥落,必须找到水源并将之切断
(2)把剥落的涂料全部铲掉
(3)重新进行底处理
(4)重新用合格腻子刮平
(5)涂装配套产品
发泡起鼓
(1)释比例过大。
(2)一次性喷涂过厚。
(3)底漆与面漆搭配不当。
流挂部分打磨平整,重新施工一道。
流挂
(1)一次施工过厚
(2)表干过快
(3)腻子层未干燥
(4)未干重涂
(1)按最大兑水比例进行施工
(2)一次施工不要过厚
(3)必须在腻子层或漆膜干燥后再重涂
(4)出现橘皮的现象后用600目的砂纸打磨后再薄涂一遍
橘皮
(1)过度稀释。
(2)漆膜厚薄不均匀。
(3)底材局部色差明显。
(4)产品本身遮盖力不太好(8000)。
(5)高价格造成的较高的预期。
(1)规范施工。
(2)底材局部颜色不同必须先处理。
(3)深色漆进行低着色。
(4)在标准条件下重新施工一道。
遮盖力差
墙面开裂是什么原因?可以处理吗?
A